|
我校在2023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喜获佳绩发布时间:2023-12-16 作者:
共青团河北大学委员会 来源: “河北大学青年”微信公众号
为深入总结交流经验、选树典型宣传、推动引领示范、激励广泛参与、发挥育人实效,近日,团中央通报表扬了一批在2023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优秀集体、个人和项目。我校团委获评社会实践优秀单位、河北大学医心守望小分队、河北大学电子科技筑梦小分队获评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2023年6月-9月,在上级文件的指导下,学校团委结合青年特色和学科特点,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组织开展了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分为学院组队实践、个人自主返乡实践和校团委专项实践,万余名学子参与其中,在实践中了解国情民情、增长知识才干。 其中,204支社会实践团队主要围绕理论普及、乡村振兴、发展成就、党史学习、民族团结、双创实践、河北推介等方面开展实践活动,5支专项团队围绕廉政家风、河青多彩假期等专题开展活动,18支获团中央“笃行计划”、“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健康中国”等专项立项的团队也圆满完成实践工作,顺利结项。 万余名参与自主返乡社会实践的青年学子在各自家乡开展实践活动。青年学子从学校小课堂走入社会大课堂中,在祖国大地上,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通过实践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足迹遍布全国19个省份。 01河北大学医心守望小分队 2023年7月,河北大学医心守望小分队依托基础医学院首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在威县团县委和威县人民医院的大力支持下,以“医心守望,救在乡村”为主题开展基层医疗建设调研与急救知识宣讲社会实践活动。 团队成员针对基层医疗建设相关问题,在线下进行实地调研,走进医院与村镇卫生室,与医生交流探讨,了解当地各种疾病发病情况与基层医疗卫生建设情况。 基于前期调查以及走访村民的情况,实践队员走进威县北关村、草楼村、孙家寨,重点开展了志愿义诊、急救知识宣讲、医保惠民政策解读等活动。 在活动中,队员为村民测量血压血糖,讲解如何预防和控制疾病,解读医保报销相关政策与流程。义诊现场,队员们向村民发放救护知识手册,利用心肺复苏模拟人,讲解心肺复苏法和海姆利克急救法的要领,并进行一对一实地操作指导。 02河北大学电子科技筑梦小分队 河北大学电子科技筑梦小分队是河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组建的长期性、传承性实践团,曾获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实践团队已在河北省的保定市、秦皇岛市、张家口市、邢台市、衡水市、黄骅市等地开展了8次科技宣讲社会实践,帮助了河北多个地区的少年儿童了解科技知识,累计服务近10000名学生。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今年,实践团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黄增瑞的带领下,带着自主制作的电子科技作品奔赴多地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科普乡村行和科普实践活动,为孩子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创宣讲会,秉持以乐促智、以技促能、全面发展的理念,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点燃青少年心中科技的火苗。 宣讲团成员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与学生们开展科普互动,在寓教于乐中强化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求知探索意识,把生活中的物理常识与科普互动体验活动相结合,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为科技梦想指路引航。 河北大学团委始终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遵循新时代大学生认知、成长特点和教育规律,围绕大学生全方位社会化能力需求打造社会实践生动画面,引领学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在社会大课堂中厚植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未来,学校团委将进一步加强校地联动、项目联动、品牌联动,整合资源、共建共享,推进社会实践成果培育转化,构建内涵更深、机制更优、体系更全、保障更强、成效更实的工作新格局,为学生打造高品质社会实践平台。 |
![]()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