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守正创新中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发布时间:2024-10-18 作者:
共青团河北大学委员会 来源: 新华日报
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原则和方法。2024年5月11日召开的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提出,要“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就思政课教师而言,既要坚守思政课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又要创新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在守正的基础上革故鼎新,在创新的过程中坚守正道,坚持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从而有效推动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固本培元,坚守思政课本质属性与内在规律不动摇 坚守思政课的本质属性。政治属性是思政课教育的根本属性,决定着思政课的根本方向与目标。坚守思政课的本质属性,一是要强化思政课的政治导向功能。思政课教师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国史国情教育和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引导学生自觉成为“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二是要突出思政课的理论阐释功能。思政课教师只有真正讲清、讲深、讲透和讲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创新理论,才能达到“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的育人目标。三是要落实思政课的价值内化功能。思政课教师要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遵循思政课的内在规律。思政课的内在规律包括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是增强思政课实效性的根本遵循。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思政课教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根据学生思想实际、学生生活实际和教学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课教学,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要坚持教好书和育好人的有机统一。思政课教师不仅要传授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更要从政治、思想和品德方面引导好学生,才能守住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主阵地。三要坚持学生为本,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思政课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又要走进学生的虚拟世界,既要用好课堂主渠道,又要用实新媒体平台,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立足学生需要,切实为学生解疑释惑。 改革创新,推动思政课教学内容和形式与时俱进 完善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推动思政课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是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内在需要。首先,要突出核心内容。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创新理论的集中体现。思政课教师要将其作为思政教学的核心内容,并将其贯穿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全过程。其次,要强化内容支撑。思政课教师讲好党的创新理论,要着重讲清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阐释其深层次根源,从而帮助学生深刻领会“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再次,要挖掘文化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蕴含丰富的精神养分,思政课教师要充分挖掘其中的思想观念、革命精神和价值规范,从而夯实思政课内涵式建设的力量根基。 创新思政课的教学形式。推动思政课的教学形式与时俱进,是增强思政课吸引力、针对性和时代感的必然要求。思政课教师要根据实情,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比如,在理论讲授时,善用启发法、案例法和讨论法;在实践教学时,要善用情景体验法、任务驱动法和实践锻炼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思政课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革新教学媒介。通过灵活运用新技术手段打造智慧课堂、共享课堂和实践课堂等移动学习专业平台,为学生提供针对性、个性化的教学服务。思政课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改进教学话语。既要时刻关注理论前沿和中国国情,努力实现教学话语内容与时代同频共振,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尽力做到教学话语形式生动有趣、学生喜闻乐见。 共生互补,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一是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守正,是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铸魂育人重大使命的需要,是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基础。当然,思政课教师在坚守思政课的政治属性、理论属性和价值属性的同时,也要注重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实践,否则思政课就容易失去吸引力、说服力和生命力。 二是在创新的过程中守正。创新是应对思政课建设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的需要,是推动新时代思政课行稳致远的动力。思政课教师在推进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和教学形式创新的过程中,要始终坚守思政课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倘若思政课改革创新,只注重保持“新鲜感”,就容易喧宾夺主,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灵魂。 三是坚持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思政课教师必须理清“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并充分认识到思政课建设创新是在继承思政课建设已有的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基础上的创新,必须坚守思政课的本质属性、遵循思政课的内在规律,进而以创新思维解决思政课建设中尚存的问题,不断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感染力、实效性和针对性。 图文编辑:第二课堂学分认证中心孔嘉怡 责任编辑:大学生新媒体运营中心苏津 相关文章:在新征程中扛起青春使命
上一篇: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绽彩
|
![]()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