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团史我来学⑧|大革命时期的共青团发布时间:2022-05-02 作者: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来源: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百年 1922-2022
20世纪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段难忘的岁月,尤其是这个世纪初叶的历史,更是令每个中华热血儿女刻骨铭心。在那时,八个国家的侵略军肆虐京城的屈辱以及随之而来的亡国灭种的危机沉重地压在中国人的心头。虽然1911年的辛亥革命曾经给危机四伏的中国带来了一丝光亮,但是很快就被军阀混战的硝烟所淹没。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只能背负着三座大山,在漫漫的长夜中,蹒跚行进。十月革命的炮声,让中国人民看到了光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使中国人民获得了新的思想武装。 共青团知识第八课 中共三大时期 1923年6月,中共三大确定了国共合作的方针,青年团马上于8月20日至25日在南京召开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明确宣布,坚决拥护中共三大所确定的建立统一战线的方针,青年团要努力协助中国共产党做好推进国民革命运动的工作。大会闭幕后,青年团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带领团员和青年参加帮助国民党的改组工作,选派团员和青年共产党员到黄埔军校和农民讲习所学习。1924年5月,黄埔军校第一期开学,在500余名学员中有1/10的学员是青年团员或青年共产党员。曾经是旅欧青年团书记,年仅27岁的周恩来在黄埔军校担任政治部主任。由彭湃和毛泽东主持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学员全是18至28岁的青年,其中许多人是青年团员或共产党员。 图为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在上海创刊 统一战线方针的贯彻施行,使二七罢工后处于低落状态的群众革命运动迅速走向高涨,青年团中央根据革命斗争的需要,于1923年10月创办了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周刊。中国青年运动的先驱者和导师恽代英在当时是该刊编辑部的主要主持者和撰稿人。《中国青年》周刊在大革命时期成为党、团组织扩大马克思主义宣传和向各种错误思潮展开斗争的主要阵地,并且因此深受广大革命青年的喜爱,被誉之为良师益友。 大革命的浪潮汹涌澎湃,革命形势迅速发展,时代又赋予了青年团新的庄严使命。为了不辜负时代的重托,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于1925年1月26日至30日在上海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是在中共四大闭幕后的第四天召开的,中共四大通过的《对于青年运动决议案》为会议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贯彻中共四大精神,动员全团准备迎接中国革命的高潮。这次会议在认真总结团二大闭幕以来17个月工作的基础上,根据中国革命形势和任务的要求,确定了团的工作任务,依照新的《团章》选举产生了青年团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团中央委员会决定由张太雷担任总书记。这次会议发表了《大会宣言》。在这个《宣言》中,青年团郑重宣告:我们决议不再使用“以前那种不甚合当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名称”,青年团正式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共产主义是帝国主义、军阀以及一切反革命派所最恐怖的名词,我们正应当很勇敢的揭示我们共产主义者真面目,让他们在我们的面前发抖。” “五卅”运动
共青团三大闭幕不久,以五卅运动为发端的大革命高潮迅速形成,一场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封建军阀的大搏斗拉开了序幕。 在五卅运动的发源地上海,当青年工人、共产党员顾正红被日本资本家枪杀事件一发生,共青团立即行动,积极发动大、中学校学生开展街头宣传、募捐活动,演讲顾正红被害真相,揭露帝国主义暴行。五卅惨案发生后,共青团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通过全国学联,迅速在全国各地掀起规模宏大的反对帝国主义斗争浪潮,为五卅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五卅运动的风暴,震撼了封建军阀统治的中心区域——中国北方。在英国、日本帝国主义的策划下,不同派系的军阀势力为了共同的利益勾结起来联合向人民革命力量进攻。帝国主义军队也积极与之配合,在北方地区发动武装挑衅。为抗议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暴行,在中共北方区委的领导下,北京各界人士和民众纷纷集会和请愿,北京的共青团组织带领团员、青年给予积极的配合,并且不畏强暴,英勇参加斗争。在被鲁迅称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1926年3月18日发生的惨案中,有刘和珍、杨德群等32位参加游行请愿的青少年殉难,其中有6人是共青团员。 在五卅运动和三·一八斗争中,烈士们用鲜血教育了全国民众,用革命的武装击溃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统治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呼声。1926年5月,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叶挺独立团先行出征,7月9日,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埋葬北洋军阀统治的大决战以摧枯拉朽之势,全面展开。各地共青团组织带领青年参加北伐军、支持北伐军,用无数光荣的战绩,在中国青年运动史上谱写了瑰丽的篇章。
共青团四大
共青团四大产生的第四届中央委员会选举任弼时担任团的总书记。会后,以任弼时为核心的团中央为了维护党对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坚持同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进行斗争,这是共青团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为中国革命和党的事业做出的特殊贡献。共青团的这一历史功绩,在后来召开的中共六大上受到了表扬。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动和领导了南昌起义,向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纠正了右倾错误,确定了开展武装斗争和进行土地革命的总方针。共青团的代表出席了这次重要的会议。8月12日,为贯彻八七会议精神,共青团在汉口召开了驻汉口全体中央委员会议。会议决定全团要坚决贯彻党在八七会议上确定的总方针,勇敢地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协助党做好开展武装斗争的工作。 大革命的失败给共青团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一些地方团组织由于一时找不到工作方向,导致在团内出现了取消主义和先锋主义的错误倾向,再加上当时党内存在的盲动主义倾向,给共青团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共青团中央在党的关怀和领导下,及时、妥善地解决这些问题,带领团员和青年积极投身到武装起义和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 在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队伍进军井冈山,并且与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队伍会师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以后,走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抗击国民党右派迫害和屠杀唯一正确的抉择。层峦叠嶂的井冈山,成了孕育中国革命胜利的摇篮。 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各地共青团组织带领团员和青年勇敢的加入到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战斗行列中,青春的战旗在各个革命根据地也高高地扬起。 ❖ 学史明理,坚信创新理论,汲取真理力量; 学史增信,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 学史崇德,赓续红色基因,厚植为民情怀; 学史力行,坚守初心使命,矢志担当作为。 |
![]()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