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积极推进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的落实 | 青年运动新征程系列综述之五发布时间:2019-04-25 作者:
共青团河北大学委员会 来源: 共青团中央
促进青年更好成长、更快发展,是党和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从思想道德、教育、健康、婚恋、就业创业、文化、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维护合法权益、预防违法犯罪、社会保障等10个领域提出青年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同时提出落实《规划》的10个重点项目。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单行本 作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青年发展规划,《规划》是党和国家促进青年健康成长的顶层设计,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为新时代我国青年发展事业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制定青年发展规划,就是党中央站在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高度,深刻把握当代青年运动的本质和主流,对青年发展进行战略关注和顶层设计,开辟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境界。 《规划》是我国第一份系统阐述青年发展的中央文件、第一份全面促进青年发展的国家规划,把党的青年工作实践推进到新的历史阶段。早在201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青年发展问题作出重要指示。党中央决定由团中央牵头起草青年发展规划,先后有50多个部委参与,历经中央书记处办公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最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规划》强调“坚持党管青年原则”。把青年发展摆在党治国理政的战略全局中谋划推进,是《规划》的本质要求。不同于有些国家的青年发展规划,《规划》的第一个发展领域就是青年思想道德。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强调,在《规划》起草之初就明确,我国的青年发展,第一条必须突出青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政治引领。中国历来讲究立德树人,立德是放在第一位的,就是要着眼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引导广大青年坚定不移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规划》提出“党和国家事业要发展,青年首先要发展”。实现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这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思路的集中体现。“青年优先发展”理念,既源自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青年发展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的历史经验总结,也是在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背景下正视青年成长中的新问题新困难,为青年发展提供更多的政策保障,助力青年追梦圆梦的重要指引。 上海市青少年发展“十三五”规划主题论坛 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发展规划工作。《规划》印发后,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关心落实情况。去年7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专门指出,制定《规划》是他提出来的,要压实牵头和参加单位责任,务必落地见效。今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同志到团中央机关视察,再次要求团中央发挥好牵头协调作用,把《规划》提出的重大措施抓实、抓好。
《规划》既是促进青年发展的专项规划,也是协调青年政策的统筹联动体系,提出的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年发展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的总体目标。 虽然我国以前没有专门的青年发展规划,但是支持青年发展的措施是丰富的。比如,教育部门主抓青少年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促进青年就业和社会保障,卫生健康、体育部门增进青年健康,这些都是涉及青年发展的核心要素。但是受各部门职能范围的限制,涉及青年的各项政策在横向协调性上欠缺一些。所以,青年发展规划重在解决青年政策的协调性问题。 当然,《规划》不是取代各部门已有的政策措施,而是要体现集成性,在思想道德、教育、健康、就业各个方面形成政策合力,体现优先次序,同时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避免普遍性的青年发展问题出现重大政策遗漏。 团的十八大以来,团中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重要讲话精神,牢记总书记嘱咐,把推动《规划》实施作为开拓党的青年工作局面的新平台,把协调部委当作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职责使命,持之以恒形成《规划》实施的强大合力。 两年来,围绕《规划》确定的重点领域,中央文明办广泛开展“全国文明校园”评选活动,教育部深入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大力推动青年就业见习计划,文化和旅游部推动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年度项目设立“青年项目”,国家体育总局制定《青少年体育锻炼器材配置指南》,中央网信办、司法部研究起草《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规划》目标任务与部委主导政策的衔接、融合日益深入。 在党中央的关心下,2018年12月3日,规划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审议通过2019年《规划》实施重点工作和《规划》统计监测指标,对下一步协同开展有关项目、推进《规划》实施作出了全面部署。 今年以来,依托部际联席会议,已成立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近期还将成立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统计监测组。
规划的系统性还体现在,除中央本级,还有地方各层级的配套规划和联席会议机制。 2018年12月29日,历时17个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广东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8—2025年)》。在规划制定过程中,近17万青年网友填写调查问卷,1.5万名青年提交建议。团广东省委参考青年反馈的问题、建议,向44个职能部门先后征求4轮意见共167条,反复研判修改,最后拿出既满足青年需求又具实际操作性的政策文件。 用调查数据说话,是陕西省青年发展规划出台的一大亮点。在联合专业调查机构为陕西青年“画像”的过程中,团陕西省委获得青年发展大数据900多万条,使青年的需求尽可能细化、准确。调查数据显示,陕西青年不想生育的比例为2.7%,90后不想生育的比例接近4%。分析原因,最大的顾虑是经济问题,其次是“没人照看”。这表明鼓励适度生育,必须要降低养育成本,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 陕西省青少年社会抽样调查培训会 “引导在异地工作的青年每周至少‘给父母打一次电话’,工作在同城青年每周至少‘陪父母吃一顿饭’,参加工作的青年每月至少‘给父母200元零花钱’。”河北省的规划刚出台时,其中一些细节内容引起广泛关注。青年发展规划既有宏观政策性的阐述,也有具体到这种“打个电话的事儿”,大家都充满期待。 如今,省、市、县三级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在河北已经全部建立,武安市还出台了首个县级青年发展规划。团河北省委办公室主任李永琴介绍,前不久召开的河北省青年发展规划联席会议在总结规划落实情况的同时,明确了下一步推进时间表,市一级要在5月前、县一级要在7月前全部召开地方联席会议。 团新疆自治区委青年发展部部长郭威的感受是,规划工作不仅调动了各级团组织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各级党委的重视。他印象最深的是,自治区级的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出台后,各地市州领导纷纷作出批示,要求本级结合实际尽快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据统计,北京、安徽、四川等22个省(区、市)的省级青年发展规划已经出台,其余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规划进入同级党委和政府审批程序,预计在近期将全部出台。天津、福建、青海等17个省(区、市)已经建立省级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全国已建立市级联席会议95个、县级联席会议285个。党委领导、政府主责、共青团协调、各方齐抓共管青年事务的机制正在全国落地生根。
青年政策推动离不开专业、深入的青年问题研究和政策理论论证。3月25日,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49名知名学者担任专家委员。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会议 “加强青年发展谋划,是一项非常有远见的战略举措,对于提高我国青年发展的科学性、前瞻性、实效性,推动我国青年由自发发展向自觉发展,由单项发展到全面发展,由短期发展向持续发展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骆郁廷说。 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常保国建议,在拐卖儿童、性侵未成年人、使用童工、未成年人隐私保护、网络空间保护等方面加大法律修订和政策研究力度。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是一个软实力培育的战略。软实力的培育和提高,不像GDP一样,投入多少能计算出来,需要对社会发展和对青年发展的信念来支撑。”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高维俭坦言。 “青年发展规划给了我们更宏观的视角,站在国家的层面上思考青年对社会的影响。今后的研究工作要从战术层面上升到战略层面,从学术层面上升到制度层面,从群体层面上升到全局层面,重新审视我们的研究范式,让研究成果更好地为青年服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深圳研究院院长廉思感慨道。 “我们就是希望依托专委会平台,逐步培育政策建议、评估咨询、专家督导的专门智库力量。”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负责人说。在搭建学术研究和政策论证融合平台方面,两年来团中央委托第三方研究机构持续编纂《中国青年发展报告》蓝皮书,牢牢掌握中国青年发展状况的话语权。 最近,团中央还发布了2019年“青少年发展研究”省部级课题,面向社会研究机构广泛开展申报、评审工作,为加强规划相关研究、提出政策建议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关文章:致敬! 中国青年运动100周年!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