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章  | 团旗  | 团徽  | 团歌  | 旧版链接
新闻中心
院系动态你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院系动态

永远跟党走,青春助振兴 “精神伟力——‘学党史、传精神、跟党走’艺术学院文艺志愿者在行动”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汇报

发布时间:2021-08-29 作者: 共青团河北大学委员会 来源: 本站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适逢建党建校百年,冬奥在即,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艺术学院精心策划、重点打造了“精神伟力——‘学党史、传精神、跟党走’艺术学院文艺志愿者在行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围绕党史学习、乡村振兴的主题,发挥艺术学院学生的艺术专业特长,采用文艺演出、艺术支教、采风纪录三种重点活动形式开展以青年学生为主体、以乡村人民为对象的文艺实践活动。艺术学院坚持从思想政治引领出发,带领来自艺术学院音乐、舞蹈、影视等各个专业的21名实践队员组成“艺”助力乡村振兴文艺志愿者服务团,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顺利开展并圆满完成了此次为期五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一、艺术舞台“三下乡”,“艺”心向党把歌唱

7月27日、29日、30日、31日,艺术学院“艺”心助力文艺志愿者服务团陆续走进张家口赤城县椴木沟村、里口村、大龙王堂村、外口村四个村落,分别成功举办了四场“‘艺’心向党,百年荣光”主题文艺演出,用生动的文艺实践歌颂了党的百年历程,传递了红色革命精神,展现了艺术学院同学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用通俗易懂的艺术形式宣扬了党和国家对乡村人民美好生活的牵挂与祝福。

文艺演出以中国精神为载体,用丰富的文艺形式梳理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百年奋斗史。演出充分考虑百年传承的主题和村民的实际生活,集合音乐、舞蹈、相声等多种艺术形式,内容丰富,富有内涵,为赤城县的村民们带来了他们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实践队员们结合建党百年的宏伟背景和演出各地的风俗特色,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积极参与采风工作,确保演出专业性的同时又不失趣味性和娱乐性。演出吸引了众多村民前来观看,同步直播的微博和抖音平台单次累计观看量也达到两千余次,反响热烈。


微信图片_20210810124203.jpg


演出以红歌接力热场,声乐专业的同学们将《唱支山歌给党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六首村民们熟知的经典红色歌曲有依据、有规律的串联在一起,展现了党的恢弘历史。古筝曲《战台风》和民乐合奏《春到湘江》将古典曲风与中华民族砥砺不息的民族精神融合,令现场观众的情感与之共鸣。除了振奋人心的歌曲演唱和宁静悠远的器乐演奏,舞蹈专业的同学们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素养,将多民族团结齐心的内核融入舞姿。舞蹈《英吉沙小子》、《彩云之南》以及《维族组合》,无一不激起观众的阵阵掌声。


微信图片_20210810124056.png


微信图片_20210810124556.jpg


7月29日里口村演出还特别邀请到了河北省十佳歌手之一的郝明晗老师。郝老师演唱的《咱们老百姓》和《家和万事兴》将现场的气氛抬到高潮,歌声嘹亮,高唱入云,表达了对里口村村民的美好期望和祝愿,赢得了村民们的热烈掌声。

里口村两位获得了“光荣在党五十年勋章”的党员老前辈也一同观看了演出。他们身前佩戴着代表荣誉的勋章,脸上挂着的是激动欣喜的笑容。实践队员们为表达对老党员的崇高敬意,特将舞蹈节目《大东北》复演一次,观众们驻足而立,认真欣赏。实践队员向老党员致敬,感谢他们的努力和付出,面对新时代的新挑战,青年们已然扛起重任,有信心、有决心成为党和国家的建设者,为党和国家奉献青春和力量。

7月30日外口村演出观看人数众多,反响热烈,现场气氛热烈。为报答村民们的热情,众演员自告奋勇,主动增加节目,又一次将晚会推向了高潮。在场的众多爷爷奶奶们激动地拍手,跟着伴奏一同哼唱。更有一位奶奶接过话筒,放声歌唱心中的感动。我们演唱的正是他们所经历过的时代,是老一辈革命者们用鲜血和生命塑起的壮丽诗篇,留下的不朽赞歌。

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是物质生活方面的富裕,更是精神文化上的丰满。让老党员的优秀品质成为时代的楷模,让精彩的文艺节目成为生活的调味剂。河北大学艺术学院“艺”心助力乡村振兴文艺志愿服务团赓续红色精神,继承优良传统,以文化为载体,以节目传情谊,焕新村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助力乡村全面发展,将艺院学子的蓬勃朝气和专业素养展现给村民们,将红色精神和党对乡村人民美好生活的祝福通过艺术的形式留在这片秀美之地。


微信图片_20210829104308.jpg


二、“艺”心助力乡村振兴,艺术支教彰显青春力量

常言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艺术学院“艺”心助力文艺志愿服务团不仅举办了精彩纷呈的文艺汇演,还在张家口赤城县椴木沟村进行了“艺”心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队员们为椴木沟村的小朋友们讲授了精彩的舞蹈与音乐课程,循循善诱,得到了来自村民们的广泛好评。

舞蹈专业的队员们以红领巾的故事为切入点,采用生动的语言和简明的动作,细致认真地教授每一个动作。队员们按照教学内容和流程进行教学,声情并茂,让孩子们感受舞蹈的魅力。同时,队员们的舞蹈课堂也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了红领巾光荣的革命意义,唤醒了孩子们的红色情感,对孩子们的未来成长形成了积极正面的影响。


微信图片_20210810124740.jpg


音乐专业的队员们的相关课程也同样绘声绘色,队员们给小朋友们讲授了红歌的相关内容,引导小朋友们跟着音乐的节奏做律动舞蹈。“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红色歌曲不仅韵味悠长,更承载着太多的民族感怀和时代记忆,见证着先辈为祖国拼搏的不易与艰辛,也宣扬着为理想和事业勇于斗争、不怕牺牲、大公无私、团结奋进的精神。队员们将孩子们的教育与红色基因的传承结合在一起,借用轻松、有趣的活动形式,增强课堂的互动性,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坚持、忍耐与感恩,同时也让孩子们正确认识中国革命历史,传承红色革命精神,达到增强学生爱国热情的目的。最后,实践队员还和小朋友们一起做了游戏,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也让实践队员和当地的小朋友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微信图片_20210810125033.png


支教活动的最后,我们的实践队员将提前准备好的糖果、饼干、小玩具还有小贴纸送给了可爱的孩子们。此次支教活动让队员们感受到了椴木沟村孩子们的纯真与可爱,明确了作为青年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和意义,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这次支教经历将会成为自己人生当中宝贵的财富。

本次支教活动既是学生与学生的友好交流、亲切问候,也是教育与教育的互相传承和薪火相传。队员们秉持初心,为孩子带来了不一样的文化知识。队员们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生动的教学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培养了孩子们的艺术兴趣和艺术素养。同时,队员们也注重爱国主义精神内涵的传播,引导孩子们乐观开朗,积极向上,为孩子们的教育贡献智慧、青春和力量。

 

三、用镜头记录风土人情,用红心感召振兴征程

为弘扬脱贫攻坚精神,落实习总书记及党中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号召,艺术学院“艺”心助力文艺志愿服务团特意成立采风纪实小分队,前往张家口赤城县大龙王堂村、椴木沟村、青羊沟村、里口村、外口村开展采风以及纪录片拍摄活动,用镜头记录下张家口赤城县当地的风土人情。

本次采风纪实小分队分两次出发,6月30日一支十余人的专题摄制组来到张家口赤城县大龙王堂村、椴木沟村、青羊沟村、里口村、外口村开展为期5天的采风和拍摄活动,与大龙王堂村的张洪义书记、椴木沟村的张小升书记、青羊沟村的马勇书记、里口村的陈亮书记、外口村的邵琰书记以及当地村民代表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在七一期间跟随驻村干部到老乡家中进行采访,开展基层党建活动。并且在驻村干部的带领下,队员们登山取景,蓝天白云,群山缭绕,令人心旷神怡;诸多的野生植物,韭菜花、山茶叶、山葡萄、山梨,令人不禁感叹祖国大好河山;山中名木古树众多,山上有野生蘑菇、蕨菜、黄花等几十种可食用野菜,山下大面积种植柴胡、黄岑、芍药等开花中草药,可谓是天然的“聚宝盆”。


微信图片_20210810125255.png


微信图片_20210810125138.png


7月27日采风纪实小分队再次组成三人团队前往张家口赤城县大龙王堂村、椴木沟村、里口村和外口村进行深度采访。在此次采访中,我们深入了解了我校驻村工作队为当地脱贫致富做的一系列扶贫工作。以大龙王堂村为例,据张洪义书记介绍,大龙王堂村是红河的源头,四季涌泉,溪水潺潺。村子里有座海拔高达1950米的娘子山,山上有草甸、松林、白桦林、烽火台遗址、古长城,是露宿扎营攀岩的最佳选择地,于是驻村工作人员鼓励当打村民们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旅游业,这也让村民们尤其是贫困户,看到了“靠山吃山”的新“钱”景。

伴随生态旅游的发展,当地筹建民宿,完善产业链,依托旅游业,大力开发农副产品,进一步提高村民收入。当地建有养蜂基地,可大量生产新鲜蜂蜜;还具有优良的自然资源,可生产红谷米、野玫瑰、蕨菜、蘑菇等等;还可种植多种珍贵的中药材;同时还有极具特色的绿禽鸡等。驻村干部从多个方面出发,整改村容村貌,帮助当地村民脱贫致富,切实履行乡村振兴战略。

采风纪实小分队用镜头记录下河北大学驻村工作队所在的五个村子欣欣向荣的场景。独具特色、古法融新的特色农产品;因地制宜、环环相结的旅游产业链;兢兢业业、一心为民的驻村干部,这些动人的画面让我们用镜头记录,用影像呈现,用心铭记。


微信图片_20210810125219.png

 

四、铭记历史使命,传承红色信仰

    为丰富此次艺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的内容,提升实践队员们的思想道德修养,让同学们能够在思想上进一步体会到十四年抗战的艰苦不易,“艺”心助力乡村振兴文艺志愿者服务团特前往平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参观,接受红色精神力量洗礼。队员们在参观过程中内心受到触动,收获良多。

近四十分钟的车程,平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几个大字已然映入志愿者们的眼帘。这几个笔锋犀利的金字瞬间让参观的志愿者们回忆起曾在历史书中看到的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斗争流传的种种不屈事迹。平北抗日根据地纪念碑伫立于纪念馆广场空地上,正卧于四周青山之中,不禁让参观人员想起主席那句诗“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无处不青山”。

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解,队员们了解到长城抗战是中国人民早期抗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所组织的长城抗日义勇军同中国国民政府指挥下的国民革命军奋起反抗,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日本侵略者蚕食华北、建立伪政权的计划。

在馆内,参观人员看到了许多在各个战争中遗留下来的文物,在“反扫荡反蚕食反‘无人区’斗争”这一专题的文物组群中,都是1933年至1945年平北军民使用的武器、生活用品以及书籍、照片等物品。展柜里陈列着锈迹斑驳的刺刀、枪支、地雷、手榴弹,记录日军侵华暴行的墙上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字让人触目惊心。除了解了这些在战争中留存下来的珍贵资料外,实践队员们还了解到许多英雄事迹:八路军优秀指挥员、十团团长白乙化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中共昌延县委书记徐智甫、丰滦密县长沈爽身陷重围壮烈殉国;八路军连长谢瑞浴血沙场;当代佘太君邓玉芬毁家纾难,献出丈夫及爱子七人;民兵英雄何金海大摆地雷阵威破敌胆……这些足以名垂千古、气震河山的伟大事迹鲜明的表现出了先烈们伟大不屈的精神,让参观的志愿者们崇敬不已。文物,照片,复原的场景,指战的沙盘是对那个时代的记忆,不但令我们永远铭记这些革命先辈,还激励了当今的人们去奋斗、去反抗所遭受的不公,捍卫国家的尊严。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走进新时代,让我们时刻奋进,拥有不屈的意志。


微信图片_20210810132455.jpg


平北抗日战争纪念馆给艺术学院文艺志愿服务团所展现的正是中华民族伟大抗日战争史册中的一段寻的史实,其斗争之艰巨,牺牲之惨痛,战争之伟烈,足以光照千秋。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在无数革命先辈的奉献和牺牲中积累的、都是在党的领导下获得的。我们要缅怀革命先烈,更要坚持党的领导,展望未来,建设未来,时时刻刻跟紧党的步伐。“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历史是中华民族曾经所经受的,如今的新一代中国青年记得曾经的日本侵华战争,记得曾经的中国人受到过怎样的对待,更加记得曾经为后辈子孙们的美好未来付出生命的革命先烈,但是我们在缅怀过去的同时也必须先前看,去展望美好的未来,去创造美好的未来,去实现革命先烈们曾期望的未来。


微信图片_20210810132451.jpg


五.纸上得来终觉浅,忆苦思甜方知行

从7月27日出发,到8月1日返程,为期五天的“精神伟力——‘学党史、传精神、跟党走’艺术学院文艺志愿者在行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落幕。

此次活动让艺术学院学子上了一堂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让队员们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强化了艺术学院学子努力肩负民族复兴伟大重任的责任担当,以实际行动庆祝了建党建校百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这样的国情也决定了在乡村振兴中文化铸魂的重要性。河北大学驻村工作队所在的五个村子景色秀丽,亦有许多人文古迹,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肩负着重要的社会教育功能。五个村子在保护开发的基础上,围绕提高乡村文明程度,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力服务保障打造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的乡村振兴新局面。让中华文化精髓在现代乡村得以延续传承,让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精神血脉和文化基因绵延发展,使之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的精神资源。

首先针对于文化扶贫与文艺下乡,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可以满足精神需求、提高精神境界的文艺活动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作为新时代未来的文艺工作者们,我们有义务、更有责任担此重任,运用专业素养和彭勃朝气,为人民大众带去喜闻乐见的文艺内容,以艺术的形式传承红色精神,献礼建党百年。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应以服务人民群众、展现时代内涵为己任,在展现和歌颂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同时也为其注入新鲜活力,使我们独特崇高的民族精神永远镌刻在广袤大地之上,为振兴乡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造坚实后盾。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可以满足精神需求、提高精神境界的文艺活动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作为新时代未来的文艺工作者们,我们有义务、更有责任担此重任,利用专业素养和彭勃朝气,为人民大众带去喜闻乐见的文艺内容,以艺术的形式传承红色精神,献礼建党百年。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应以服务人民群众、展现时代内涵为己任,在展现和歌颂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同时也为其注入新鲜活力,使我们独特崇高的民族精神永远镌刻在广袤大地之上,为振兴乡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造坚实后盾。

同时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在西部生活过,深知那里孩子渴求知识,那里的孩子需要人才。”同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更需要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多年来,一批批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在边远和物资匮乏地区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贡献。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更要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建设发展祖国,改善当地教育环境,培养当地师资力量。同时支教也是一个提升自己,沉淀自己的过程。在提升自我的同时,为当地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挥洒汗水和热血。脱贫攻坚,不仅要取得物质上的累累硕果,也要取得了精神上的累累硕果。在教育工作上让脱贫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增添了自立自强的信心勇气。在播撒希望种子的同时,能给那些处于闭塞环境下的小孩子一点点‘走出去,看世界’的希望和动力。以教育脱贫精神脱贫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最后对于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以学党史,强信念,更是有其浓厚的意义。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中央领导人数次踏上红色热土,向我辈青年强调要从中国革命历史,优良传统中汲取养分,对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作出许多重要论述。正所谓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对我辈青年而言,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挥好红色基因库的作用,以便更好的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此举有益于党情,有益于国情,更有益于开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参观鄂豫皖苏区红色革命博物馆时曾题到: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我辈青年要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紧紧守住我党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贡献青春力量。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形式内容上深入深刻,在效果导向上触动思想,引导和帮助了艺术学院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形成更加理性客观、更加全面正确的思想认识;同时也将党的精神文化力量带入乡村、融入人民,助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更广泛的群众心中开花结果。


艺术学院供稿

河北大新青年
联系我们
  • 电话:(86) 312 5079462
  • 邮箱:hbuxtw@126.com
  •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五四东路180号 河北大学多功能馆东门二楼
  • 邮编:071002
版权所有:共青团河北大学委员会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五四东路180号   冀ICP备05007415号